按法律规定,大家每一个月领到的薪水,不是全都能拿进口袋的。如果达到肯定数额,就需要向国家交一部分。要了解自己每一个月能拿到多少钱,第一就要了解个税是如何计算的。
根据概念,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获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所得税。
而你的个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个税={(薪资-三险一金-起征点)*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个税所得额=薪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
应纳个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就这个公式,里面包括的数据表示的意思如下:
1、薪资:即初始收入
2、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医保、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
3、起征点:自2011年起,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
4、税率:由3%上涨到45%,有7个等级,分别与7个不同区间的应纳税额对应
5、速算扣除数:由0上涨到13505,也有7个等级,与不同税率相对应。
举个实在的例子,如:张三在2016年1月份税前薪资10000元,缴纳社保1100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00-1100-3500=5400元
参照薪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越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555。
那样,他的个税=5400x20%-555=525元。
根据规定,对于你不一样的收入,基本的个人所得税如下:
1、薪资、薪金所得部分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的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
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x(1-2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应纳税所得额超越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超越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低于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越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
6、特许权用费所得,财产出租所得(每次收入低于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20%特许权用费所得,财产出租所得(每次收入超越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出售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额=每次所得收入×20%
8、从2008年十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最后,假如熟知了个税计算的公式就不会非常的麻烦,但如果你的收入较为复杂的,建议还是找专业人士为你计算下。另外,如果去缴税的时候被需要交的个税明显跟实质不符,你的损失较大的,还建议可以直接找有关机关申请复议,假如你的状况比较复杂的,可以在申请之前先找个专业律师咨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