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薪族而言生活步伐快工作重压大作息不规律...让亚健康已经成为了正常状态。办公臀、触屏指、鼠标手、电脑颈...这类现代职场病你有吗?
日前
中国疾控中心表示
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等这类疾病将来或将纳入职业病范畴,更快乐的是还能享遭到相应的待遇,具体是怎么回事快来认识一下!
颈椎病等或将纳入职业病范畴
7月30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召开媒体发布会。此次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将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列为了劳动者个人应当避免的疾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孙新介绍,这类并非法定的职业病,但它们都是与职业活动有关的疾病,他觉得将来也大概被列为职业病。
孙新说,伴随国内经济进步,尤其是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国内也会当令调整职业病目录,把跟劳动者有关的,尤其是对劳动者健康产生风险的工作有关疾病纳入目录。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原因而引起的疾病。
卫健委职业健康司司长吴宗之介绍,截至2018年底,中国累计报告职业病97.5万例,实质发患者数更高。
纳入职业病会有什么保障
通常来讲,但凡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依据2013年12月30日修订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显示,职业病共包含十大类、132种疾病。
劳动者若得了职业病后,可以申请工伤鉴别,认定为工伤的将可以获得赔偿。
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劳动者“患职业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伤认定的职业病需要是《职业病目录》中公布的国内法定职业病,职工须有此类职业接触史,且经卫生机构诊断,确定为职业病的方可认定工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和其他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没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用人单位承担。
工伤的赔偿标准
1
一级至四级工伤伤残待遇标准: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薪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薪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薪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薪资;按月享受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薪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薪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薪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薪资的75%。伤残津贴实质金额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标准的,补足差额。
2
五级、六级工伤伤残待遇标准: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薪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薪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按月享受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薪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薪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根据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很难安排工作的,才发放此伤残津贴)
3
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标准: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薪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薪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薪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薪资。
4
因工死亡待遇标准: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全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8%,实质增长5.6%。而这个数据,直接影响工亡待遇。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根据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三项成本标准如下:
1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个标准每年都会变化,一般每年至少增加数万元。公式: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2
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区域上年度职工月平均薪资。这个标准同样每年会有变化。
公式:当地社平薪资6;
3
供养亲属抚恤金:根据职工本人薪资的肯定比率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首要条件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个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个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薪资。
公式如下:
配偶:死者本人薪资40%(按月支付);
其它亲属:死者本人薪资30%(每个人每月);
孤寡老人或孤儿: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第一次核定时上述抚恤金之和应≤职工月薪资(按月计算)。
除此之外,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职业病患者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根据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需要。
法律还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准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患者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患者诊断或者医学察看期间,不能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疑似职业病患者在诊断、医学察看期间的成本,由用人单位承担。
对于办公室一族来讲,虽然发生工伤的几率较小,但这种类型的人因为工作重压大、精神紧张、工作时间不固定、作息饮食不规律,比较容易患上颈椎病、高血压等疾病。有专家指出,国家法定的职业病目录并非千篇一律的,将来将它纳入法定职业病也是大概的。
尽管颈椎病或许会纳入职业病范畴获得保障,但痛苦的毕竟还是自己与其事后治疗不如事前预防。
律商网 > 律师入门 >
- 上一篇:
- 下一篇:
猜你喜欢
- 06-01 劳动法辞退赔偿劳动法辞退职员规定有什么?
- 05-21 旷工法律职员无故旷工如何解决?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