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家庭暴力的概念
法律家庭暴力的概念,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方法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找法网提醒你,家庭暴力直接用途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留关系生活在一块的家庭成员间,如老公对老婆、爸爸妈妈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爸爸妈妈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的中老年人、男士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导致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2、遇见家庭暴力时可以采取什么手段
遇见家庭暴力时可以采取的手段有:采集证据,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与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报警后可以需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他们法律责任,假如法医鉴别构成轻伤以上的,要负刑事责任。人身安全保护手段的申请由受害人常常居住地、加害人常常居住地或家庭暴力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受理。两个以上同级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由刚开始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辖。受害人因客观缘由没办法自行申请的,由受害人近亲属或其他有关组织代为申请。有关组织和国家机关包含受害人所在单位、居委会、庇护所、妇联组织、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等。
家庭暴力需要提供什么证据
家庭暴力可以提供警察出具的告诫书、报警记录、就诊诊断书、伤情照片、证人证言等证据。
依据《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准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根据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帮助受害人就诊、鉴别伤情。
第十六条规定,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告诫书应当包含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推行家庭暴力等内容。